研究所科普工作面面觀
來源: 時間:2020-10-10 點擊數:
8月底甘肅省科技活動周啟動,9月全國科普日活動接踵而來,研究所乘勢而上,結合實際開展科學普及工作,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科技志愿服務深入基層 9月28-29日,中國真空學會甘肅省科技志愿服務站授牌儀式暨科技志愿活動在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甘肅省科協、景泰縣陸續開展,學會副理事長李得天帶隊,甘肅省科協、甘肅省科普基地聯盟秘書處、白銀市科協及相關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大篷車等50余名科技志愿服務人員參與,受眾2000余人,標志著研究所承擔的中國科協第三項課題---智惠行動項目正式啟動。 在29日的景泰活動現場,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李得天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真空學會和研究所長期開展科普活動,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的要求。要以甘肅科技志愿服務站及景泰分站掛牌成立為契機,充分發揮科普工作在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動科普工作社會化、群眾化、經常化,為提高我省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做出應有的貢獻。后續,還將組織航天育種對接、航天科普教室建設、科普講堂進校園和金城科普一日游活動。 儀式上,甘肅省科協和研究所為景泰縣授予服務站牌匾并贈送航天模型,開展了航天科普知識專題講座,同時啟動了科普知識競賽。隨后的科學表演秀、科普大篷車VR虛擬現實體驗、球幕電影、航模表演等吸引了景泰職專、二中的2000余名師生。 此次活動,通過真空學會,省、市、縣科協和科研單位聯動,讓大家了解了以中國航天為代表的中國科技的迅速發展,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激發了學生們學科學、愛科學的信心和決心。
科普平臺再上新臺階 邁入新時代,國家對科普工作非常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將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研究所作為中國真空學會科普教育委員會的依托單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要求,勇挑重擔、主動謀劃、有效組織,承擔中國科協和甘肅省科普項目6項,鑄造了一流隊伍、打造一流品牌,助推航天強國建設和全民科學素質提升。 打造全方位平臺、多科普團隊的格局逐步形成。2017年創建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并榮獲優秀基地;2019年組建的2支全國科學傳播專家團隊(中國真空學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獲得中國科協批復;2020年創建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并在蘭州市100個申報基地評審中名列前茅;2020年聯合中國真空學會和甘肅省科協申報中國科協“智惠工程”項目成功,中國真空學會甘肅科技志愿服務站掛牌成立;2020年9月研究所成為中國宇航學會航天科技教育委員會的聯合發起單位。 科普品牌逐漸打響 結合實際,研究所提出了“團體預約請進來、航天講堂走出去”思路,聯合各級科協、學會、科研院所和科普基地,積極參加中國航天日、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動,打造了“中國航天日開放活動”“大學生假期實踐團”“蘭州大學研究生選修課”“航天精神講堂”等品牌,通過鑄造科普品牌,逐步打響西部科技名片,2018年“擴大航天科普朋友圈”榮獲甘肅省優秀案例。立足甘肅,輻射全國,每年科普活動30余次,受眾逐年提升至近萬人。 2019年,以中國真空學會成立四十周年和首任理事長、研究所首任所長金建中院士誕辰100周年為契機,組織出版紀念冊、紀念片,開展學術論壇等紀念活動7場,弘揚科學家精神;組織了十余名兼職講師和數十位志愿者,編撰、整理20余個課件和視頻。編著《載人航天和太空旅游》《太空,我來了》2部科普圖書,其中,《載人航天和太空旅游》被評為甘肅省優秀科普作品,2020年8月《太空,我來了》正式出版面世,在甘肅省科技活動周平涼啟動儀式上簽名贈書,并通過甘肅廣電“絲路有約”廣播進行推介。 疫情期間,拓展方式開展線上線下科普講堂。2020年4月聯合省、市科協和科普基地舉辦“中國航天日”線上科普講座;7月參加蘭州市地震局的航天精神主題黨日活動;8月開展蘭州市“金城科普云講堂”第一講,在線6萬余人;9月,組織專家到蘭州大學和蘭州市81中,參加第二屆航天概論研究生選修課和81中科技月活動。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研究所通過一系列活動,受眾面不斷增加、社會反響良好,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發展真空科技、建設航天強國、助推偉大夢想做出突出貢獻,獲得各級科協、學會和單位的肯定與贊譽。近年來,研究所榮獲甘肅省科普優秀團體、優秀案例、優秀作品等團體榮譽,以及中國真空學會、甘肅省和蘭州市優秀個人榮譽,1人被甘肅省科協推薦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研究所將繼續履行社會責任,按照“團體預約請進來,航天講堂走出去”的思路,進一步深化航天日開放活動、學術交流、圖書期刊、精準扶貧、科學講堂、大學生實踐等與科普工作的融合,拓展工作方式,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打造一流隊伍、鑄造一流品牌,吸引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關注航天、投身航天,進一步擴大航天和研究所在地方的影響,為“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貢獻力量。
|